tags: 藏象/腑 胃
pages: 079
指胃气具有向下运动以维持胃肠道通畅的生理特性。由于在藏象学说中,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过程。因此胃的通降具体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和糟粕的排泄过程中:①饮食物入胃,胃容纳水谷;②经胃气消化腐熟作用而形成的食糜,下传小肠作进一步消化;③小肠将进而食物残渣下传大肠,燥化后形成粪便,有节律地排出体外;从而保证了胃肠虚实更替的状态,这是由胃气通畅下行作用而完成的。胃气通降是胃主受纳的前提条件。所以,胃气不降胃失通降,饮食物停滞于胃,则出现纳呆脘闷厌食、胃脘胀满或疼痛、大便秘结等症。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,则出现口臭、恶心、呕吐、呃逆、嗳气等症。
胃气下降与脾气上升相反相成。脾宜升则健,胃宜降则和。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,胃气降则食糜糟粕得以下传。脾胃之气升降协调,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。脾胃并居人体之中央,为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。脾气升则肝肾之气皆升,胃气降则心肺之气皆降。胃气不降,可影响心火和肺气的下降,在腹胀、便秘的同时,可伴见心烦、失眠、口舌生疮、牙龈咽喉肿痛等病变。胃失和降还会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,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。如《素问·逆调论》
有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之论。